企业新闻 |
---|
2025年2月9日至11日,为期三天的2025武汉国际工业机器人展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。作为亚洲规模最大、影响力最广的工业机器人行业盛会之一,本次展会以“智联万物·赋能未来”为主题,吸引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家知名企业参展,集中展示了工业机器人、智能制造、人工智能及自动化领域的最新技术与解决方案,为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能。
本次展会汇聚了国际机器人行业的领军企业,包括瑞士ABB、德国库卡(KUKA)、日本发那科(FANUC)、安川电机(Yaskawa),以及国内龙头企业新松机器人、埃斯顿、汇川技术等。这些企业纷纷携其最新产品亮相,涵盖协作机器人、工业机械臂、智能仓储系统、AI视觉检测平台等前沿领域。
展会现场,各大厂商展示了多项创新技术。ABB全球首发的“自适应柔性生产线”成为全场焦点。该系统通过AI算法实时优化生产流程,可在10分钟内完成不同型号产品的产线切换,大幅提升中小批量制造的效率。库卡推出的新一代人机协作机器人“LBR iisy+”搭载了触觉传感技术,可实现与工人的“零距离”安全互动,特别适用于精密电子装配场景。华为联合新松展示了基于5G专网的“云化机器人集群”,通过云端大脑实时调度数百台机器人协同作业,误差控制在0.1毫米以内。此外,针对新能源汽车、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,埃斯顿推出的全流程无菌化药品分拣机器人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,吸引了多家药企洽谈合作。
在服务机器人板块,珞石科技发布的智能焊接机器人通过深度学习百万条焊缝数据,焊接合格率达99.8%,可自主适应复杂曲面作业,为船舶、航空航天领域提供了国产化替代方案。这些前沿技术的展示,不仅彰显了工业机器人技术的最新进展,也为参展企业提供了宝贵的交流与合作机会。
展会期间,同期举办的“全球智能制造领袖峰会”同样备受瞩目。来自国际机器人联合会(IFR)、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专家在峰会上指出,202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突破600亿美元,中国连续九年蝉联最大应用市场。武汉市经信局负责人在峰会上透露,武汉已建成国内首个“智慧工厂”全域应用示范区,计划三年内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机器人密度超500台/万人。
针对行业人才缺口问题,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参展企业发起了“长江智造人才计划”,宣布未来五年定向培养10万名“机器人工程师”,涵盖系统集成、运维管理等全产业链岗位。这一计划的实施,将为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。
此外,俄罗斯、巴西等新兴市场的采购团也密集走访展台,推动中国智造技术出海。这不仅展示了中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国际竞争力,也为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广阔空间。
本次武汉国际工业机器人展览会不仅是一场技术盛宴,更成为全球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风向标。随着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深入推进,武汉凭借其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和“光芯屏端网”产业集群,正加速打造世界级机器人产业高地,为中国乃至全球工业4.0发展提供强劲引擎。
展会的成功举办,得益于各级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,以及参展企业的积极参与。未来,武汉国际工业机器人展览会将继续发挥平台作用,推动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与应用,促进全球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。